老年人如何平稳过冬?

在冬季,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,很容易出现病情波动。那么,老年人如何才能平稳过冬呢?

这几个习惯不能有

1. 不出门 天气寒冷,大多数老年人习惯宅在家里,既不出门也不运动。其实,老年人应适当运动,以增强体质。
2.不开窗 长期不开窗,空气一直不流通,室内累积的细菌、病毒等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。老年人应每天开窗2~4次,每次不少于10分钟。
3.穿太厚 穿过厚的衣服会影响人体对温度的调节,反而容易导致感冒。此外,有些老年人习惯穿着厚衣服睡觉,这会妨碍皮肤的正常“呼吸”和汗液蒸发。另外,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循环,造成体表热量减少。
4.吃太腻 很多老年人有冬季进补的习惯,但过度进补很容易造成血脂升高,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
老年人要做到以下几点

1.注意保暖,预防感冒 老年人的抵抗力相对较弱,容易受到冷空气的侵袭,患上感冒、肺炎、带状疱疹等疾病。因此,老年人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凉。此外,老年人要积极接种流感疫苗、肺炎疫苗、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等。
2.合理饮食,保持营养 对于老年人来说,合理饮食是重中之重,应适当多吃新鲜优质的高蛋白、高纤维素、富含维生素的食物。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糖分摄入,而高血压、高脂血症患者,要严格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。
3.适度运动,增强体质 适度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,还能提高免疫力,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寒冬。而且,适度的运动还有助于控制血糖、血压和血脂。老年人可以在天气较好时进行户外活动,比如散步、打太极拳等。
4.定期检查,及时就医 在冬季,老年人应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,定期进行身体检查。如果身体出现不适,应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