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中耳炎那些事

上回书说到,那分泌性中耳炎,如同一位阴柔的权臣,搞的是“静默危机”,不动声色地窃取听力。

今日的主角,却是一位作风彪悍的“蛮族猛将”——急性中耳炎。它不来则已,一来便是烽火连天,刀兵四起,搞得中耳王国鸡犬不宁,其行事风格就一个字:猛!话说这中耳王国,本是太平之地。奈何其唯一的生命线——“咽鼓管”运河,另一端连接的鼻咽皇朝,是个是非之地。

一旦皇朝被“风寒”(感冒)、“鼻炎”等外敌入侵,城内便会滋生大量名为“细菌”或“病毒”的蛮族士兵。

若此时运河(咽鼓管)因皇朝内乱而门户大开,这些蛮族士兵便会沿着运河溯流而上,长驱直入,一举杀进中耳王国!

王国守军猝不及防,顷刻间山河变色。蛮族在中耳这座“城池”内烧杀抢掠,疯狂繁殖。顷刻间,王国之内化为一片脓山血海。

这下,症状可就与上回的“静默”截然不同了,那是相当的“高调”:

剧痛!如鼓被捶: 蛮族在城内作乱,产生的脓液不断挤压“鼓膜大将军”的城墙。那真是耳朵里如针扎、如锤击般的剧痛,尤其在夜间,疼痛更甚,足以让人从睡梦中惊醒。成人尚可忍,幼童则多表现为哭闹不止、用手频繁抓挠耳朵。高烧!烽火示警: 身体为了对抗入侵,点燃了“发烧”这座烽火台,体温常迅速升高至38℃以上,这是身体在调兵遣将的明确信号。

流脓!城破之兆: 若战事胶着,脓液越积越多,压力巨大,最终可能一举攻破“鼓膜”这座城墙。届时,您会看到黄白色的脓液从耳道内流出。不过,此乃“置之死地而后生”,脓液一旦流出,耳内压力骤减,那钻心的剧痛反而会瞬间缓解大半。面对如此凶猛的入侵,当如何退敌?

且看御医(医生)手段:

探敌情,明虚实: 御医会用“耳内镜”这等照妖镜一看,便知城内战况如何,鼓膜是红肿还是已穿孔。

遣精兵,诛蛮族: 若判定是细菌为主犯,便会派出抗生素这支精锐之师,口服或静脉滴注,直捣黄龙,务必全歼敌军。疗程要足,切不可见好就收,以免留下残兵,他日卷土重来(转为慢性)。

派援军,固城防: 止痛退烧药(如布洛芬)如同后勤部队,能迅速缓解剧痛与高烧,让守城将士(您的身体)得以喘息,更好地配合主力部队作战。

开城门,泄洪灾: 若鼓膜积脓,压力巨大,疼痛难忍,御医可能会行“鼓膜切开术”。这如同在城墙上开一小口,主动引流脓液,能立刻解除城破之危,是为妙手。

总而言之,这急性中耳炎,来势汹汹,症状猛烈,从不藏着掖着。它是在用剧痛和高烧向您发出最紧急的求救信号。

若您或家中小儿,在感冒后突现耳内“刀兵之灾”,切莫当成普通上火而硬扛。请火速求助于国药东风总医院耳鼻喉科的“御林军”,及时平叛,方能保中耳王国一方安宁,避免战火绵延,伤及听力之根基。